播撒话剧的种子
时间:2016-12-09 访问量: 14次
演员谢幕。
媒体报道。
剧照。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文\海南日报记者 徐晗溪
10月28日晚,海南大学思源学堂里灯光闪耀,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千余名观众共同观赏海棠剧社出品的原创话剧《还乡记》。在许多人印象中,话剧是小众艺术,尤其是在海南,社会上鲜有话剧演出,原创话剧更是罕见,某种意义上,大学生俨然成了海南话剧文化的主力军。
当大学生遇上林北川
“第四号强台风‘哪咤’正在逼近海南岛,大学生符少峰还在电脑前忙活着网店生意。”10月28日晚,一个颇具海南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场景,瞬间将观众带入舞台之中,《还乡记》的故事也便由此展开——
剧中的主人公大学生名叫符少峰,老家在海南乐东,目前在省城读大学,看到互联网商机,决定将家乡土特产放到网店上出售,准备回乡考察家乡土特产市场时,却意外得知家里面临着拆迁。
“该剧以大学生阿峰回乡探亲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作为由头,从而引出林北川解决乐东黎族自治县一系列施政难题这条主线。”该剧剧本由海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主任鞠斐创作,在他看来,这样设计故事更符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林北川精神。
“为了维权符少峰特地找了好友孙有才——一位法学专业的学生,作为法律援助,共同返乡以维护乡亲们的合法权益。无巧不成书,两位省城大学生刚好在车站偶遇到正在义务劳动的县委书记林北川。”
有趣的是,此时他们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清洁志愿者”是县委书记,可仍然在林叔的帮助下,决定与鱼肉乡里的王镇长据理力争。“如何演好县委书记对学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毕竟这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本剧导演、海大学生马延昆说。
为了演好林北川这个角色,林北川的饰演者、海大学生吕锐便经常跑到思源学堂附近的LED大屏幕上看《新闻联播》,看领导干部如何说话。“那会大家都叫我书记,现在戏排完了,也改不了口,还是书记书记的叫。”吕锐笑说。
虽然学生们并没有太多舞台表演经验,经费又很紧张,既缺道具,又缺服装,一切都得靠自己想办法解决,可硬是凭着一腔热血与努力,通过一年多的排练,拿出了一台像样的话剧作品。
大学生是海南话剧舞台的主力军
“海南由于历史原因,相对来说,缺乏专业的话剧、音乐剧等演出团体,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海南相关的艺术门类水平的提高。”在鞠斐看来,虽然话剧相对来说是小众化和专业化的门类,演出的影响肯定不如影视等,但它们却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话剧的受众文化水平与经济地位相对较高,在人群中也较有影响力;其次,许多其它方面的艺术门类是以话剧为基础的。“比如说,影视表演实际上也离不开话剧表演的传统,所以如果话剧水平不能提高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海南本土影视业的发展。”在鞠斐看来,目前大学生已成为海南话剧文化的主力军,为海南话剧文化发展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话剧成本比较低,不像微电影,动辄得几万块钱的成本。”鞠斐进一步解释大学生能够成为话剧主力军的原因。因此,有想象力,又有创作力,且有艺术热情的大学生,往往会着迷话剧文化。“像北大、清华等院校早已形成成熟的话剧文化氛围。”
可喜的是,在海大人文专业师生的推动下,2005年6月14日,海南大学大学生社团海棠剧社成立了。海棠剧社以“弘扬戏剧文化艺术,营造人文校园气息,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己任,以创作与表演话剧、音乐歌舞剧、小品等为主要内容,填补了海南省没有话剧院团走出岛外演出和参与国家级奖项角逐的空白。
尤其是创社以来,创作各类戏剧作品20多部,其中《无悔情缘》首次代表海南省大学生赴京参加2006年全国大学生戏剧节(现为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荣获优秀剧目奖;《烟花灿烂半边天》入围2011年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等。
提及海棠剧社的发展史,鞠斐滔滔不绝:“海棠剧社依托海南大学戏剧影视系的专业力量和全校3万多名学生的庞大资源,经过十多年的积累沉淀,已经形成了‘编创、表演、导演、舞美’系统完备的成熟体系,成为海南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张名片。”
“艺术本身就要求百花齐放,哪种门类都不能少,每种门类都有它们各自的受众和影响力。”鞠斐称,话剧演出对于提高本地艺术水平,以及丰富海南文化精神生活方面都有较大的意义。
发展话剧文化潜力大
虽然这群大学生能够创作出拿得出手的话剧作品,虽然海棠剧社一代代繁荣延续,但从大学生话剧爱好者个人角度而言,马延昆并不是很乐观。“我们很多同学,上学的时候是话剧社的骨干,可毕业后就很难有机会再演话剧了。”
符少峰显得有些无奈,颇为自嘲地说道,“我们排练的时候,就会这样相互鼓励,好好练吧,以后想练也练不了。”排练《还乡记》的时候,恰逢海南的夏天,在那个没有空调的排练室里,学生们留下了梦想的汗水。
在他看来,能够坚持下来的,都是真正热爱话剧的一群人。没有经费,他们就自己出力做道具,自己动手设计,自己想办法去找场景的替代品,总之,在外面可以用钱解决的问题,在校园里,一切都只能靠人力解决。“那段时间,我们走到哪,都会留心周边有没有合适的东西可作道具。”
排了一年的戏,不少同学也从大三排到了大四,在找工作与考研的现实压力下,排练这部话剧也成了他们致青春的礼物。“大家都花了很多时间去做这件事,如果将时间投入到别的地方,虽然会有一些现实的收获,可是谁都不愿意放弃。”马延昆感慨道。
虽说海棠剧社有鞠斐等专业指导老师,也有不错的平台机会,定期有戏剧方面等讲座,也与社会戏剧、文艺团体及票友组织联欢互动,积累一定的戏剧“表、导、创”专业经验。可是,“我们不可能靠话剧来养活自己。”讲到这儿,学生们有些黯然。
“前段时间,我在清华大学观看了一场话剧《驴得水》,很受大学生的欢迎。虽然平均票价三四十元,清华的剧场大概在一千人左右,但票基本上全卖光了。”鞠斐也能理解到学生的期盼与无奈,解释道,在其它文化大省,话剧音乐剧等一直有其独特的市场与受众,只是在海南还尚不成熟。
虽不成熟,却有相当的潜力。“这方面可能有三个培养需要注意,一是培养专业团体,二是培养专门的受众,三是提供固定的演出场地和扶植政策。”在鞠斐看来,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比如我们在缺乏专业演出团体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高校等半专业机构慢慢扶植。
在这方面,清华等院校早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对鞠斐来说,高校无疑是海南发展话剧文化的一个突破口。“大学里的话剧演出还是比较受大学生观众的欢迎,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大学的场地引进国内成功的演出,并支持本地的业余或者半专业的演出团体进行演出。这样既培养观众,又能提高本土团队的水平。”
“关键是能够形成经常性的演出模式,培养起观看的固定人群。”在鞠斐看来,对海南文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海南传统的历史文化。虽然话剧音乐剧歌舞剧都是从西方传来的,它是依托于都市文化范畴的产品,只有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育,才能与本土文化结合,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海南具有发展话剧文化的先天优势。“海南文化包容性比较强,文化氛围比较自由开放,对于舶来的艺术本就具有接受的土壤,如咖啡,西餐馆等。”
所以,“我们不但要推广海南传统文化,我们更要打造新的当代海南文化。”鞠斐建议道,文化建设的成功之道在于提升文化品质,这会对海南未来人才培养和市场培育产生深远影响。